23.列表的遍历(列表也叫集合)
for循环格式:不能随便添加缩进,记住
for name in names : print(name)
24.生成有规律的数字列表:
range(3,10)表示一段数字,但还不是列表,需要转换成列表,则为 list(range(3,10)),print后即为[3,4,5,6,7,8,9] 可以看出,包含开始不包含结束,默认自动增长的步长为1;当写成list(range(3,10,3))时,表示为[3,6,9],此时步长为3;
23.列表的遍历(列表也叫集合)
for循环格式:不能随便添加缩进,记住
for name in names : print(name)
24.生成有规律的数字列表:
range(3,10)表示一段数字,但还不是列表,需要转换成列表,则为 list(range(3,10)),print后即为[3,4,5,6,7,8,9] 可以看出,包含开始不包含结束,默认自动增长的步长为1;当写成list(range(3,10,3))时,表示为[3,6,9],此时步长为3;
23.列表的遍历(列表也叫集合)
for循环格式:不能随便添加缩进,记住
for name in names : print(name)
14.创建一个列表存储多个数据:例如:
names = ["siki","mimi","xixi","lili"],列表信息用中括号括起来,内部数据用逗号分隔。
即:列表名 = [数据1,数据2,数据3]
15.如何访问列表中的数据:
索引从0开始,长度即为元素个数;
访问列表中倒数的几个元素,即可以用 names[-1]表示倒数第一个元素,names[-2]表示倒数第二个元素
16.如何截取子列表:
例如:names[0:2](注意包含开始,不包含结束),不写开始索引时,例如names[:2]默认从0开始;不写结束索引时,默认到末尾;都不写时,例如names[:]相当于复制列表。
17.修改列表中的数据:
例如:names[2]="dada"直接改;
添加数据:
names.append("需要添加的内容"),默认添加到列表结尾;
插入数据:
例如:names.insert(需要插入的位置索引号,插入的内容):比如names.insert(0,"zhangsan"),此时后面的元素依次向后串一位;
删除数据:del(names[2])方法即可,后面的元素自动向前串一位;或者写成 del names[2];或者直接names.remove("siki")直接删除也可以(但需要保证要删除的元素是存在的,否则会报错,同时如果列表中由多个“siki”时,默认删除的是第一个“siki”);
18.print()相当于一个换行。
19.使用列表里面的pop方法弹出数据,意思就是使用一次该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删除;例如print(names[-1]) del(names[-1]),此时可以用names.pop(索引),索引不写时默认最后一个元素。
20.列表的排序:
升序:调用names.sort()进行排序,如果是字母字符串时,按照开头字母26英文顺序排,大写字母排在小写字母之前,即先大写后小写,数字开头的则先数字再大写后小写;纯数字的话,就按照数字本身大小进行升序;中文此时不介绍,sort()方法是永久排序;
降序的话,为names.sort(reverse=True);
临时排序:对列表原始不产生影响;一般任何如果是临时的话,最好用一个变量来接收这个值,例如newList = sorted(names),但此时原列表仍未变化;
names.reverse()表示将列表顺序翻转,仅仅是单纯的顺序翻转一下;
21.获取列表的长度:
length = len(names)即可;
22.列表中可以同时存放字符串、数字、浮点都可以;
列表中也可以包含列表:(多维)
names = [ [.......],[...],[......] ](相当于多维数组)
14.创建一个列表存储多个数据:例如:
names = ["siki","mimi","xixi","lili"],列表信息用中括号括起来,内部数据用逗号分隔。
即:列表名 = [数据1,数据2,数据3]
15.如何访问列表中的数据:
索引从0开始,长度即为元素个数;
访问列表中倒数的几个元素,即可以用 names[-1]表示倒数第一个元素,names[-2]表示倒数第二个元素
16.如何截取子列表:
例如:names[0:2](注意包含开始,不包含结束),不写开始索引时,例如names[:2]默认从0开始;不写结束索引时,默认到末尾;都不写时,例如names[:]相当于复制列表。
17.修改列表中的数据:
例如:names[2]="dada"直接改;
添加数据:
names.append("需要添加的内容"),默认添加到列表结尾;
插入数据:
例如:names.insert(需要插入的位置索引号,插入的内容):比如names.insert(0,"zhangsan"),此时后面的元素依次向后串一位;
删除数据:del(names[2])方法即可,后面的元素自动向前串一位;或者写成 del names[2];或者直接names.remove("siki")直接删除也可以(但需要保证要删除的元素是存在的,否则会报错,同时如果列表中由多个“siki”时,默认删除的是第一个“siki”);
18.print()相当于一个换行。
19.使用列表里面的pop方法弹出数据,意思就是使用一次该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删除;例如print(names[-1]) del(names[-1]),此时可以用names.pop(索引),索引不写时默认最后一个元素。
20.列表的排序:
升序:调用names.sort()进行排序,如果是字母字符串时,按照开头字母26英文顺序排,大写字母排在小写字母之前,即先大写后小写,数字开头的则先数字再大写后小写;纯数字的话,就按照数字本身大小进行升序;中文此时不介绍,sort()方法是永久排序;
降序的话,为names.sort(reverse=True);
临时排序:对列表原始不产生影响;一般任何如果是临时的话,最好用一个变量来接收这个值,例如newList = sorted(names),但此时原列表仍未变化;
names.reverse()表示将列表顺序翻转,仅仅是单纯的顺序翻转一下
14.创建一个列表存储多个数据:例如:
names = ["siki","mimi","xixi","lili"],列表信息用中括号括起来,内部数据用逗号分隔。
即:列表名 = [数据1,数据2,数据3]
15.如何访问列表中的数据:
索引从0开始,长度即为元素个数;
访问列表中倒数的几个元素,即可以用 names[-1]表示倒数第一个元素,names[-2]表示倒数第二个元素
16.如何截取子列表:
例如:names[0:2](注意包含开始,不包含结束),不写开始索引时,例如names[:2]默认从0开始;不写结束索引时,默认到末尾;都不写时,例如names[:]相当于复制列表。
17.修改列表中的数据:
例如:names[2]="dada"直接改;
添加数据:
names.append("需要添加的内容"),默认添加到列表结尾;
插入数据:
例如:names.insert(需要插入的位置索引号,插入的内容):比如names.insert(0,"zhangsan"),此时后面的元素依次向后串一位;
删除数据:del(names[2])方法即可,后面的元素自动向前串一位;或者写成 del names[2];或者直接names.remove("siki")直接删除也可以(但需要保证要删除的元素是存在的,否则会报错,同时如果列表中由多个“siki”时,默认删除的是第一个“siki”);
18.print()相当于一个换行。
14.创建一个列表存储多个数据:例如:
names = ["siki","mimi","xixi","lili"],列表信息用中括号括起来,内部数据用逗号分隔。
即:列表名 = [数据1,数据2,数据3]
15.如何访问列表中的数据:
索引从0开始,长度即为元素个数;
访问列表中倒数的几个元素,即可以用 names[-1]表示倒数第一个元素,names[-2]表示倒数第二个元素
16.如何截取子列表:
例如:names[0:2](注意包含开始,不包含结束),不写开始索引时,例如names[:2]默认从0开始;不写结束索引时,默认到末尾;都不写时,例如names[:]相当于复制列表。
17.修改列表中的数据:
例如:names[2]="dada"直接改;
添加数据:
names.append("需要添加的内容"),默认添加到列表结尾;
插入数据:
例如:names.insert(需要插入的位置索引号,插入的内容):比如names.insert(0,"zhangsan"),此时后面的元素依次向后串一位;
删除数据:del(names[2])方法即可,后面的元素自动向前串一位;或者写成 del names[2];或者直接names.remove("siki")直接删除也可以(但需要保证要删除的元素是存在的,否则会报错,同时如果列表中由多个“siki”时,默认删除的)
14.创建一个列表存储多个数据:例如:
names = ["siki","mimi","xixi","lili"],列表信息用中括号括起来,内部数据用逗号分隔。
即:列表名 = [数据1,数据2,数据3]
15.如何访问列表中的数据:
索引从0开始,长度即为元素个数;
访问列表中倒数的几个元素,即可以用 names[-1]表示倒数第一个元素,names[-2]表示倒数第二个元素
16.如何截取子列表:
例如:names[0:2](注意包含开始,不包含结束),不写开始索引时,例如names[:2]默认从0开始;不写结束索引时,默认到末尾;都不写时,例如names
14.创建一个列表存储多个数据:例如:
names = ["siki","mimi","xixi","lili"],列表信息用中括号括起来,内部数据用逗号分隔。
即:列表名 = 【】
14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除法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
8.浮点数和整数运算,结果为浮点数(原因与存储空间有关系),但是结果会出现精度问题,结果不是太准确。
9.数字转换成字符串方法:str(数字),例如str(18)则会转换成“18”。
数字字符串(不包含其他字符串)转换成数字的方法:int(字符串)或float(字符串)。
int()方法还可以将小数转换成整数(即为忽略小数部分,并非四舍五入)
10.字符串与数字之间的乘法:例如print(“siki”*3)即表示将siki字符串连续输出三次
11.运算时python2和Python3之间的区别:
2时,6/4=1(只保留整数部分),3时,6/4=1.5
12.注释的写法:#后面的均表示注释
13.input():等待用户从控制台外部输入并转换为字符串,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除法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
8.浮点数和整数运算,结果为浮点数(原因与存储空间有关系),但是结果会出现精度问题,结果不是太准确。
9.数字转换成字符串方法:str(数字),例如str(18)则会转换成“18”。
数字字符串(不包含其他字符串)转换成数字的方法:int(字符串)或float(字符串)。
int()方法还可以将小数转换成整数(即为忽略小数部分,并非四舍五入)
10.字符串与数字之间的乘法:例如print(“siki”*3)即表示将siki字符串连续输出三次
11.运算时python2和Python3之间的区别:
2时,6/4=1(只保留整数部分),3时,6/4=1.5
12.注释的写法:#后面的均表示注释
13.input():等待用户从控制台外部输入并转换为字符串,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除法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
8.浮点数和整数运算,结果为浮点数(原因与存储空间有关系),但是结果会出现精度问题,结果不是太准确。
9.数字转换成字符串方法:str(数字),例如str(18)则会转换成“18”。
数字字符串(不包含其他字符串)转换成数字的方法:int(字符串)或float(字符串)。
int()方法还可以将小数转换成整数(即为忽略小数部分,并非四舍五入)
10.字符串与数字之间的乘法:例如print(“siki”*3)即表示将siki字符串连续输出三次
11.运算时python2和Python3之间的区别:
2时,6/4=1(只保留整数部分),3时,6/4=1.5
12.注释的写法:#后面的均表示注释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除法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
8.浮点数和整数运算,结果为浮点数(原因与存储空间有关系),但是结果会出现精度问题,结果不是太准确。
9.数字转换成字符串方法:str(数字),例如str(18)则会转换成“18”。
数字字符串(不包含其他字符串)转换成数字的方法:int(字符串)或float(字符串)。
int()方法还可以将小数转换成整数(即为忽略小数部分,并非四舍五入)
10.字符串与数字之间的乘法:例如print(“siki”*3)即表示将siki字符串连续输出三次
11.运算时python2和Python3之间的区别:
2时,6/4=1(只保留整数部分),3时,6/4=1.5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除法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
8.浮点数和整数运算,结果为浮点数(原因与存储空间有关系),但是结果会出现精度问题,结果不是太准确。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除法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
8.
1.数据类型:数字类型、字符类型、字符串类型
2.变量命名规则:
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组成,其中数字不能占首位,不能包含空格;
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和方法名做变量名;
简单明了;
3.单双引号混淆时可以用\进行转义
4.常见方法:
变量名.title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
变量名.upp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大写形式
变量名.lower():可以将字符串中所有字母变成小写形式
len(变量名):获取字符串中的字符数量,例如length = len(sth)中length值即为字符串sth中字符的数量 (其中空格也算是一个字符)
变量名.l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前部(开头)空格
变量名.r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尾部(结尾)空格
变量名.strip():表示去除字符串开头和结尾的空格
5.字符串拼接:“+”即可
6.\t:表示tab,占4个空格;\n表示换行;例如:print("a\nb")会输出a换行
7.数字类型:包括整数和浮点数(小数)
运算时例如:s1=3+3; s2=5-9;s3=2*3;s4=4/3(出发还可以写成s4=4//3,此时表示只保留结果的整数部分,忽略小数部分);
取模:即为取余数,s6=7%3
次方:s7=4**3表示求4的三次方